
该文章未提交审核, 请编辑完成后提交审核。
该文章未通过审核,感谢您对字由的贡献。
该文章正在审核中,通过后将会自动显示在字说字话页面。
听说过自源文字吗?中国人值得骄傲!
{{tag.name}}世界上被公认的自源文字只有四种,古中国文字、古埃及圣书字、古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文字(苏美尔文字)和中美洲的玛雅文字。除了中国文字,其他三种自源文字早已消失。
古中国文字-距今约3500年的甲骨文字和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类文字刻符
古埃及圣书文字-公元前2100年,用色彩可以表现更多的内容
楔形文字-公元前1243~1225年,亚述城出土。铭文记录了如何重建女神庙的过程
古玛雅人象形文字-拉科罗纳考古遗址,约 1300年前
在文字研究领域,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字(包括线形文字A)、阿兹特克文字、哈拉巴文字,以及中国境内的东巴文字等,都是存有学术争议的类自源文字。
克里特岛的斐斯托斯圆盘图形文字和线形文字A
古印度的哈拉巴印章文字-公元前2500-2000年
云南纳西族地区的东巴文字-约400多年前的经书
自源文字是指不参照、不依附于其他文字体系而独立创造出来的文字。与其相对的文字则被称为他源文字或称借源文字,是指依附或参照已有的文字体系而创新、改造的文字,如日本使用的假名文字就是借源于中国文字俗体(草书)形态的、专用于表音的文字,而越南曾经使用过的喃字,也是仿制中国文字的借源文字。
日本发现的最早平假名陶片-约9世纪后半叶
自源文字的历史都非常久远,中国文字最初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,可确定的甲骨文大约形成于公元前1700年,至今仍在使用;楔形文字至少产生于公元前3500年,失传于公元100年。成熟的圣书字最早在公元前2700年前已经存在,公元前300年前后,古埃及文字逐渐与科普特文字并行使用,这种使用方法属于形意和形音并用,形意部分相当于现代日文中的中国文字,形音部分则相当于假名文字;玛雅文字大约诞生于公元100年前后,16世纪毁于欧洲人的入侵。
阿兹特克太阳石上的图形文字-公元1479年,墨西哥国家博物馆藏
公元前1700年左右创立的北闪米特字母,是表音字母的鼻祖,由腓尼基人创制,但这种表音字母产生的区域处于两河流域与古埃及的交界处,是在苏美尔、古埃及两种文字系统的影响下创新、改造后的文字。因此,所有表音文字都不属于自源文字。
表音文字(拉丁字母)的演变过程:1-BC400的铭刻体;2-AC400的铭刻体;3-AC300的质朴大写体;4-近代大写体;5-BC300的碑刻正体;6- BC300的罗马正体;7- BC500的高卢正体;8- BC700的罗马正体;9- BC200的俗体;10- BC800的卡洛琳俗体;11-意大利俗体;12-罗马小写体。
刻有早期表音文字的金版-公元前8世纪前后,左侧为腓尼基文字,右侧为伊特拉斯坎文字。
自源文字的最大特点是象形程度很高,成熟后的文字造型都十分优美。在玛雅文字、早期古苏美尔文字、古埃及文字和古中国文字中,都有很多与物体相像、装饰典雅的图形文字,主要用来表现更丰富的含义。由于与现实物体之间可以产生相似、相关的简化方式和意义联想,所以这几种自源文字会有不少造型相似的地方,并有我们熟悉的象形、会意、指事、假借、形声等相同的造字方法。
古埃及的雅体(圣书碑铭)和中国的雅体(青铜铭文)
中国文字是世界上唯一依然使用的自源文字。具有不受区域和语音限制的优势,依靠形意表达,横跨全球人口最多的东亚地区,其完整的视觉体系,也成为现代信息传播和生活工作中最多元化的沟通工具。
铜质冷兵器上铭刻的雅体-春秋战国,约2500年前
天地-雅体篆刻-王超鹰
注:本文转载自雅体字坊,作者/老鹰飞趣,原文发布于2015年9月23日
版权声明:{{article.isOrigin?'本文系字由用户的原创内容,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':'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问题请通过意见反馈与我们联络'}}
文章评论
还没有人留言
查看更多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