该文章未提交审核, 请编辑完成后提交审核。
该文章未通过审核,感谢您对字由的贡献。
该文章正在审核中,通过后将会自动显示在字说字话页面。
当地铁遇上宋体=铁宋
{{tag.name}}
地铁,很多人每日出行的必备交通工具;宋体,生活中最常见的字体之一,然而它们的组合却不多见。但也正因为少,当地铁遇上宋体,反而就更加容易产生非常具有辨识度的效果。
如果到访过香港,乘搭过MTR,就很难不留意到各色磁砖墙、书法壁、标志性的「出」等MTR特色视觉符号,它们又与随处可见的宋体字相配合,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风格。这些都源自于40多年前MTR设计部门的柯炽坚与同事一起设计的导视系统。
独特的MTR风格
香港地下铁路有限公司简称「地铁」,在两铁合并后改称「港铁」,这里统称「MTR」。1982年,MTR设计部门的柯炽坚与同事一起研究、制定出了指标规格、版型、各种标志,编写成为《香港地铁指标规范手册》,这套手册奠定了今日MTR风格的基础,同时也影响着学习香港的内地。而其中站牌的字体设计,在日后就被坊间称为「地铁宋」。
香港地铁指标规范手册(图源:梁佳KKKAI)
纵观全球,交通标识多采用无衬线体,毕竟它易认性更高。不过作为铁路的站内导向系统,其距离乘客更近,与步行乘客的相对速度也不高,因此可以稍稍提高风格化和观赏性的权重。柯炽坚与同事认为「地铁是城市精神的表征,而明体(即宋体)这个带有浓厚楷书基因的字体,用于站牌,才能彰显中华文化的气氛。」
黑体易认性高,被广泛应用于标识
武汉、南京、深圳等地的轨道交通也在部分场景使用过宋体,但MTR仍是少数以宋体作为主要导向用字的交通系统,但其自身也在一些地方转用其他宋体,一个原因是地铁通车后不久,柯炽坚便离开了MTR,地铁宋只完成了初期所需的数百字,笔画覆盖也不完整。此后虽然经过一些修改总共发展出了3版,但40多年来总体还是处于停滞状态。然而随着香港铁路的不断发展,地铁宋字库逐渐无法涵盖新站的需求。
武汉地铁站名使用了宋体
除了地铁宋,现在MTR较多使用的还有华康俪中宋,仔细观察2者,可能会觉得地铁宋有一些些「奇怪」,这是由于它参考了《康熙字典》等传统字典中的写法,例如「彩」的爪字头「爫」向外散,更似「爪」。
不同的「爫」
华康俪中宋更符合当代标准字形,「何文田」在站台和PIDS上的写法也能看出不同。
「文」区别明显
不过追溯俪宋的发展,它便是由柯炽坚在制作地铁宋的几年后完成并发展至今。柯炽坚也正因地铁宋而入行字体设计,因此对地铁宋也有一份特殊的情感。
没有地铁宋,也就不会有俪宋
于是今日已是资深字体设计师的柯炽坚,重拾这款改变他也融入整座城市生活的字体,命名为「铁宋」,制作成可以日常使用的字体。首先要做的是调整笔画、结构,毕竟40多年前字体新人柯炽坚及同事的作品,也有很多不成熟和需要改进的地方。
早期字形需要调整
让字体可被日常使用,另一点很重要的是补全字库,这不是一个小工程,常用汉字是早期地铁宋字库的是十倍甚至百倍。不单如此,这次计划将连简体也一并涵盖,让它可以像港铁风格一样走出香港。
东铁线站台的繁简俪宋
地铁融入了生活,铁宋也成为了城市不可或缺的记忆和元素。希望铁宋可以走出地铁,为人所知,也为人所用。
版权声明:{{article.isOrigin?'本文系字由用户的原创内容,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':'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问题请通过意见反馈与我们联络'}}
文章评论
还没有人留言
查看更多 >